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賤教合作還是建教合作?

哈拿


當未滿18歲的學生的學習場所從學校換到了工廠,而在工廠工作的環境及學習資源是跟正職員工相差不了多少的時候,這樣受教育的情況,跟未上過高職的年輕人去工廠直接工作有何不同?或許,掛上教育部這人力仲介的光環,企業可以更正當的用低成本來雇用勞工,並且少了人力訓練的成本,但學生,若遇到目無王法的企業時,只有超時加班及被剝削的份,而學習的意義,只剩下抗壓力及順從力,其他的創造力及判斷力的培養,早就因著企業所追求的利潤消失不見。

2010年4月13日,洋華光電被教育部發現建教生有超時加班、短發加班費等違規事項,在新聞播出後,外界紛紛質疑教育部的建教方案,並且極力譴責剝削同工的黑心企業。這代表著,大眾對於技職教育的期待並不是讓學生成為血汗勞工,而教育部替企業擔任人力仲介的角色也令人詬病,那我們是否可以反過來問,技職教育被期待的是什麼?是讓學生學會機器的操作並且跟企業套牢?還是從該領域中培育創造能力?

曾經聽到一名在洋華待過的員工說道:「這些學生來工廠學什麼?就只是學看機器跟按按鈕而已,那像我們以前,建教生是可以學到東西的,他可以了解整個生產過程,不像現在,每個人都只負責製程中的一小部分,根本看不到全面,也學不到東西。」或許,我們可以想像,從過去到現在,在這種技職教育資源越來越被侷限的情況下,教育部只能因應政府提升就業率的政策來推動相關方案,而真正的問題,則是來自政府的產業政策與拼經濟的思維。

中科三期,最高法院判環評無效,但國科會不但不停止工程還加速趕工;苗栗大埔事件,縣政府不惜將怪手直接開進農田,以示強制徵收土地的決心,好為了讓企業有更多土地可使用。這些環境破壞事件,都緊緊連繫著政府發展經濟的思維,我們生長的土地、我們未來能享用的資源,都漸漸被經濟至上的思維給消耗殆盡,這些的破壞,影響的層面之大之廣,但現今教育,卻無提供學子們因應資源殆盡的方法,或許我們可以藉此提問,教育的責任究竟是什麼?

現在教育所追求國際化與競爭力,大部分都是犧牲我們生長環境換來的。中科三期、苗栗大埔…等環境破壞事件,這些都是努力追求經濟力所造成的傷害。或許,我們該在追求的過程中停下來想一想,台灣土地擁有的是什麼?台灣可以永續發展的產業是什麼?我們是否可以有個更全方位的思維去談論產業發展?並且以不犧牲環境的前提,來重新建構教育的目的及意義?

或許我們可以永續發展的,是如同歐洲國家的文化產業及創新能力,又或許,台灣某些產業已經擁有值得永續發展的產業,只待我們努力挖掘,而這些的想像,都關乎我們尋找台灣的主體性,並且重新建立與土地的關係。所以教育的目的,應不只是職前訓練或將人力專業化,更需要發展的,應是運用每個人對於生長環境的主體性,來從事生產與培養想像力。而建教合作的政策在此方向中,才可能發揮的更深更廣及更具意義性,並且學生在工廠的學習,就不會是只當成血汗勞工,而是隱藏在各領域中的創新人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