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用你的現實來壓我的現實,合理嗎?

哈拿

班導一進教室,空氣立刻凝結,上台後,在講桌前拍桌,開始一連串的怒吼,時而哽咽、時而失控,接著台下一片騷動,之後,台下拱出一位同學遞出面紙,又接著,兩三位學生前往講桌拍拍老師的背、並說幾句討好的話,最後,班導的好言相勸、掏心掏肺的演說,一堂課就這樣結束。

這樣的劇情在我高中時後上演無數次,因為這種做法確實有效的能抓住人心,學生因著憐憫老師、不敢成為老師眼中的壞小孩,所以規範了自己的行為,但不是因為道德、良心、他人等等約束自己,乃是因為,老師會生氣、老師會難過,而這種的老師大多都是扮演班導的角色,更甚者,如果以感性訴求方式也不管用,就直接以體罰做為手段了,接著學生面對老師感覺只有害怕、躲藏,防備的心態也越強,一但這招管用了,管理的效果明顯提升,老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相信學生都了解了,學生則將老師當成冷血的勢利者。

到底為什麼?明明應該要訓練自我判斷的教育場合,反而成了老師用感性或威權的方式約束學生行為的情境,試問,此種的生活教育,會帶給這些學生怎樣的影響?對於學生的未來,老師的角色是啟發性的?還是毀滅性的?

很多時候,台上的教師會拿他們的「現實」去壓台下學生的「現實」,正如開頭所說,老師會因著上級的壓力、保住飯碗的壓力,不惜以有條件的情感或冷血式的威權方式來面對學生,並認為這才是「教育」,但使用此方法的結果是,學生不會懂得用他人角度來檢視自己行為,更遑論是用公共角度、社會角度來看待自身行為,一個生活導師,若將規定只侷限在「要遵守」而不是用公共性的、價值性的、合理性的角度去讓學生認同,那麼只會造成學生的表面工夫學的爐火純青、核心的生活態度依舊如往。

是什麼樣的環境讓老師相信只能用這方式來從事生活教育?很顯然的,這問題可以牽扯到社會結構、教育資源、文化脈絡等去談,但這邊想說的,只是想讓中學的老師們知道,如果不以更高的層面去看待生活教育這一塊,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入幫派的學生、課業不良的學生、惡言相向的學生,大多來自低收入的家庭,這群學生,比起資源比他們優渥的人,更難看見其他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在學校只學習了表面功夫,對這些學生並不會有任何幫助。既然家庭已無法提供良好生活教育的可能,剩下的也只剩學校的老師,但老師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的生活被框架在「命令」與「規定」之上,升學主義的教育環境也無法讓學生得到開啟知識的鑰匙,有錢的人家還可以將小孩送往更好學習環境,但窮人家的小孩只有唯一的學習環境-中學校園,最後,貧富差距只會越趨嚴重,低收入家庭的小孩永遠無法跨越那條貧窮線,社會亂象也更難獲得改善。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上課點名,下課點名,到底為什麼要點名?

咖塔

本週日(2010/10/10)的聯合報在教育版以大篇幅的版面談大學教育的點名制度,其中銘傳大學以點名嚴格著稱,而且還有「內外合擊」,讓蹺課學生無所遁形。逢甲大學的智慧教室讓學生刷學生證點名,甚至有些教室裝設攝影機,除了錄老師的上課情形作為線上教學影片,連學生的一舉一動也都受到監視。東海大學、世新大學和文藻外語學院的點名系統則是配合電腦和網路,讓老師配合學生照片來點名。表面上這些報導似乎替點名找到一個合情合理的地位,但裡面其實還隱藏了一直以來家長對於學校的扭曲觀念、教育者便宜行事的心態以及台灣高等教育資源缺乏的問題。

為什麼要有點名制度?

如果是以校方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他們的解釋會是:點名可以幫助他們關心學生學習狀況,並且確保學生持續參與課程。用白話一點的方式來說,就是學校方便管理,老師方便評分。傳統台灣父母的觀念是,「我把我的孩子交給學校,學校就要負責把我的小孩管好」。因此,如果學生蹺課而遭遇事故,或是因此偏離常軌,責任統統在學校身上,「都是學校沒有管教好」之類的說法就紛紛出爐。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學校怎麼敢不管?但是一間學校一、兩萬名學生,怎麼樣都很難有效率的確保每一位學生都有「乖乖在學校上課」。因此,點名變成最方便有效的方法,點名一方面可以確定學生還在學校唸書,二方面大部分老師將出缺席狀況列入評分選項之一,逼學生來上課。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大學是一個注重自主學習的地方,同時也是人格獨立的重要階段(因為小學和中學沒有讓學生有機會做這件事)。點名卻變成是影響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制度,它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和選擇的權力,用點名、寄送通知單、扣學期分數甚至以當掉該科目來威脅、逼迫學生去上課。當學生不願意到校上課,到底是學生該檢討還是學校跟老師該檢討?點名制度只是純粹的標示出「來」與「沒來」的學生,卻沒有真正面對背後的問題,例如說學生因為經濟壓力必須捨棄學業去打工,或是課程枯燥乏味無法從中有所收穫,到校外去參加其他活動、講座或許收穫更多。況且,學習不是有在教室裡面才可能發生,而是存在於各種不同的活動、事件的體驗中,點名只是更顯現出教育者對於教育的想像有多貧乏。

此外,點名制度同時也顯現出教育者對於青年學子的不信任。做為一個二十歲左右的成年人,難道沒有辦法對於自己做的決定負責嗎?上課是一種選擇,蹺課去做其他事情也是一種選擇。蹺課有被當掉的可能,自然是做選擇的時候必須承擔的風險之一。用點名來強迫學生上課,不但剝奪了學生選擇的權力,同時根本不信任學生有能力可以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後果。就跟中學的服裝儀容規定一樣,頭髮、衣服甚至鞋襪,都是同樣的「學生管好頭皮底下的事就好」邏輯。在學校、家長的保護底下,到底什麼時候中學生、大學生才能獨立自主?

是教育還是監獄?

近來隨著網路授課的風行,越來越多的老師或是系所會把課程錄影起來,作為紀錄,或是放到網路上的資料庫,作為學生複習課程的資源之一。但是也有越來越多學校和系所基於前面所說的理由,連學生的一舉一動也「順便」錄下來。這其實是假學術之名,行監視之實。學生是罪犯嗎?為什麼要像在監獄裡面一樣受到攝影機的監視?校方回答:「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學生上課睡覺、發呆、聊天的情形。」因此學校假定所有的學生都會犯這樣的「罪」,把二十歲的成年人當作罪犯,用攝影機監視學生,提醒他們要「認真上課」。學校忘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犯罪者,不需要這種「老大哥」式的監視。

再者,他們忘了,只有那種單一方向的教學,也就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才會需要學生「不睡覺、不發呆、不聊天的認真聽講」。然而,過去呆板的講課方式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學生的需求了,單一且枯燥的講課只會讓學生把所有知識塞進腦袋,背起來等著把正確答案填到考卷上而已。而且近年來不斷提倡教學相長,不就是要讓老師跟學生有所互動,進而讓師生都能從中學習、受惠嗎?如果課程充滿討論、問答、實做等其他互動模式,學生怎麼會「有空」睡覺、發呆、聊天?所以,要形成良性的教與學狀態,真正該改變的是教學方法和課堂互動,不是加強點名的軟硬體設備和制定更嚴密的規定。

為什麼期末老師叫不出幾個學生的名字?

老師和學生的關係疏遠,和點名制度沒有關係,而是因為高等教育資源缺乏,沒錢請老師,造成師生比過高。想想看:一位老師一堂課至少要面對超過七十位學生,如果一學期開三堂課,在半年內要認得兩百多位學生,怎麼做的到?大學教育變得跟補習班一樣,老師開課動輒一兩百人,學生太多,老師太少,資源不夠,所以上課只能你聽我講,評量方式只能選擇單一標準的紙筆測驗。這樣的狀況下,學生和老師怎麼可能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對談?老師對於學生來說只是兩百人大教室最前方會講話的人偶,學生對於老師來說只是教室裡黑壓壓頭顱的其中一個,這種教育環境才是老師和學生疏離的原因。

點名制度顯示出學校如何回應家長的期待、學校如何求方便而壓迫學生的選擇,以及缺乏資源的大學教育慢慢的變成補習班。點名的確把學生「逼回學校」、「綁回教室」,但是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請學校務必面對最根本的問題,而不是用點名逼迫學生回教室,製造學生愛上課的假象!


私立大學線上點名 蹺課,難喲!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04&f_ART_ID=276364

國立大學點名看老師 校方不規定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04&f_ART_ID=276365

線上點名/點名認學生 否則叫不出名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04&f_ART_ID=276368

線上點名/啟動點名系統 課堂笑聲不斷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76366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探討校園服儀規定的實質意義

阿崩

多數的學校都對學生的服儀穿著有所規定,可以想像的是,服儀規定並不會只是為了「維護傳統」這種似是而非的理由而存在的,除了制服本身所帶有的符號效果之外,這樣的規定實際上也是為了某些目的而存在的。

首先,讓我們從「集體穿制服」可能具有的符號意義來談起吧。制服本身具有「規範」的意味,而要求所有人都這麼做則是「以此規範你們全體」。此外,亦有將受規範者予以無差異化的意涵。

這樣的符號意義,在時下尊重個人主體性的價值多元的潮流來看,實在不能算是太友善,對學生的自我認同與獨立思考能力是可能產生一定程度的壓抑的。然而,在這邊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對已經扭曲的升學考試制度卻是有所助益。

接著來談它實際上可以直接看到的功能,其一對校園安全的維護,多了一套制服,可以辨視該生是否為自己學校的學生。這種說法看似有道理,不過要求「所有學生購買制服並強制穿上」這個成本似乎和「有心人士必須一件制服才能混得進校內」的成本之間的損益比倒是挺耐人尋味的。

其二是服儀穿著的教學,這確實是未來非常有可能用得上的能力,學生們如果沒有習得這樣的技能的話在未來會居於劣勢的!只是有必要到每天都練習的地步嗎?

其三是對學校的認同感,在制服代表學校形象的大前提下,學生對制服的認同相當於對自己學校甚至是同學間互相的認同感。我認定有自己群體的代表物的確是有助於對群體的認同的,但是當那樣代表物並非群體自發決定,而是由群體之外的第三者所交付的情況下,能不能帶出認同感來就不一定能斷言了。此外,學校要求學生對本校的認同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樣有助於教學。

其四是消弭學生對彼此間貧富差距的觀感,並解決經濟狀況不佳的學生對衣服的煩惱。在很多人包括我的眼中,這是最重要的一項功能,幾乎可以算是對制服的存在唯一的背書。然而還是有反對一說,認為提早面對這樣的事實也算是教育的一環。

服儀規定除了本身即代表某種強勢並具有優越感的價值觀之外,亦有著足以為它本身背書的重要功能存在,儘管它所帶來的弊病不能算少,但其存廢的確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時下的趨勢是傾向於以實驗的方式慢慢解禁,這也未嘗不是個好辦法,究竟在從它所帶來的弊病中解放之後,相應而失去那些原有的功能會造成怎樣的影響,這得端看有膽識去嘗試的那些學校的結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