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學校教導的價值觀—社會分化的兇手

哈拿

你怎樣看待身旁的人及周遭的人?學歷決定你看人的標準?工作職業決定了這人的身分高低?如果你想辯駁說「我看待人都是平等的」或「職業無分貴賤」,那請想一想,餐廳的服務生與學校的老師你會對誰較尊敬?

在社會價值中,有些職業確實是享有資源較多與在社會結構下選擇機會較多的,所以不可否認的是,就算「平等」、「無貴賤」是理想目標,但在現實環境中,環境卻讓你難以將這理想實踐。因為太多的刻板印象,是從每個人都曾經讀過的學校去建構的;太多的衡量標準,是從功利取向的教育中產生的,而要在社會結構中得到被尊敬的位置,通常都是需要依附在社會認可的價值,例如要在學校中取得好成績,你才有可能擔任幹部或享有學習更多資源。成績成了有無領導能力或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這就是社會同意的價值,並且在這結構中,你會發現這種的價值即使你理性的認為這並不合理,但你心裡仍舊會把這放進潛意識中。

在學校裡所教導的社會觀,教導學生適應社會方式是會帶有極大壓力的,如「外在的環境是現實的,有能力的人就有飯吃,無能力的人就等著被淘汰」及「不認真讀書就只能做勞工」等,而這些看似「為你以後著想」的論調,其實背後的社會意義代表著,弱勢族群的人會因為這些人所持有的觀點,而變得更加弱勢,並且更加無法改變他想改變的生活環境。試想,假如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對受低等教育的人帶有「不努力」及「不喜歡讀書」的刻板印像時,那在以後的工作環境中,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自然會以在社會結構中以優勢的位置去決定這些受教育較少的人應該做什麼、或不適合做什麼,而這些受教育較少的人在工作上的崗位,理所當然會處於一種資源較少及被一種「這本來就是活該造成」的眼光所看待。

接回第三段拋出的這些論調,大多數人想的不是「真的是這樣嗎?」或「為何有這種觀念?」,而是「我要如何擺脫此種困境?」。而真正少部分的人,真的有能力因著資源優渥的家庭或不錯的理解力,成為占據社會結構中較優勢位置一方;但大多數的人,是無論再怎樣努力,都達不到成為社會中可供良好生存環境的位置。所以,這種可以使自己在社會結構中往上爬的論調,反倒是建立在剝奪大部分人更多選擇的機會之上,如果占據優勢的人還用「活該造成」的眼光看待這些無法擁有機會的人,是否有失公允?是否過於缺乏同理心?更甚者,在民主國家中的掌權者就是以此種心態去看待人民,公民參與的力量才因此更加微乎其微,貧富差距過大、M型化的社會結構,就是因此而產生。所以,在擁有資源的同時,是否該停下來想一想,這些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嗎?那些同樣與你努力卻無法擁有與你同樣資源的人,用「現實就是這樣」的論述去詮釋這些人是正確的嗎?或許,學校師長們所講的論調並不是絕對正確、並不是有利於每個人,因為資源較多的位置它的座位就是這麼有限,坐得到位置的人,不一定是他比別人努力或比別人聰明,坐不到位置的,也不一定是他比別人懶惰或比別人笨。

最重要的,是要用怎樣的角度去分析坐在不同位置的人,雖然「平等」、「無貴賤」是個無法完全達成的理想,但仍可去尋找方法往這理想邁進,因為健全的民主的國家需要此理想;因為良好的公民社會需要此方法,而身處在占據資源一方的我們,更有責任去釐清楚資源的來源及資源分配不當的原因,去回饋社會供給我們的生活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