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拿
班導一進教室,空氣立刻凝結,上台後,在講桌前拍桌,開始一連串的怒吼,時而哽咽、時而失控,接著台下一片騷動,之後,台下拱出一位同學遞出面紙,又接著,兩三位學生前往講桌拍拍老師的背、並說幾句討好的話,最後,班導的好言相勸、掏心掏肺的演說,一堂課就這樣結束。
這樣的劇情在我高中時後上演無數次,因為這種做法確實有效的能抓住人心,學生因著憐憫老師、不敢成為老師眼中的壞小孩,所以規範了自己的行為,但不是因為道德、良心、他人等等約束自己,乃是因為,老師會生氣、老師會難過,而這種的老師大多都是扮演班導的角色,更甚者,如果以感性訴求方式也不管用,就直接以體罰做為手段了,接著學生面對老師感覺只有害怕、躲藏,防備的心態也越強,一但這招管用了,管理的效果明顯提升,老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相信學生都了解了,學生則將老師當成冷血的勢利者。
到底為什麼?明明應該要訓練自我判斷的教育場合,反而成了老師用感性或威權的方式約束學生行為的情境,試問,此種的生活教育,會帶給這些學生怎樣的影響?對於學生的未來,老師的角色是啟發性的?還是毀滅性的?
很多時候,台上的教師會拿他們的「現實」去壓台下學生的「現實」,正如開頭所說,老師會因著上級的壓力、保住飯碗的壓力,不惜以有條件的情感或冷血式的威權方式來面對學生,並認為這才是「教育」,但使用此方法的結果是,學生不會懂得用他人角度來檢視自己行為,更遑論是用公共角度、社會角度來看待自身行為,一個生活導師,若將規定只侷限在「要遵守」而不是用公共性的、價值性的、合理性的角度去讓學生認同,那麼只會造成學生的表面工夫學的爐火純青、核心的生活態度依舊如往。
是什麼樣的環境讓老師相信只能用這方式來從事生活教育?很顯然的,這問題可以牽扯到社會結構、教育資源、文化脈絡等去談,但這邊想說的,只是想讓中學的老師們知道,如果不以更高的層面去看待生活教育這一塊,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入幫派的學生、課業不良的學生、惡言相向的學生,大多來自低收入的家庭,這群學生,比起資源比他們優渥的人,更難看見其他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在學校只學習了表面功夫,對這些學生並不會有任何幫助。既然家庭已無法提供良好生活教育的可能,剩下的也只剩學校的老師,但老師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的生活被框架在「命令」與「規定」之上,升學主義的教育環境也無法讓學生得到開啟知識的鑰匙,有錢的人家還可以將小孩送往更好學習環境,但窮人家的小孩只有唯一的學習環境-中學校園,最後,貧富差距只會越趨嚴重,低收入家庭的小孩永遠無法跨越那條貧窮線,社會亂象也更難獲得改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